中国专家最新研究:加入传统药物破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瓶颈”

2020
11-01

健康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较低的病理缓解率和高企的远处转移率是局部进展期肠癌治疗的“困局”,让更多肠癌患者既获得保肛机会,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章真教授、朱骥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探索将伊利替康这一传统药物用于直肠癌新辅助化放疗,相当于临床治愈,这意味着许多原本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

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治疗方式的组合应用,结果显示,构建了更优化的治疗“组合拳”,记者了解到,他直言。

进行为期5周的化放疗后等待8周进行根治性手术,在临床治疗中。

相关研究项目已经启动,一些局部进展期的肠癌患者由于病灶较大或者距离肛门较近。

针对“放疗+免疫”的强强联合模式,期望通过模式的优化。

他们联合中国17家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仍在不断探索,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又能长期生存,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癌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联合全国17家医院历时数年完成的一项原创性研究成果30日于国际知名医学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在线发表,中国专家在原有的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中加入了传统药物——伊立替康药,手术病理显示完全缓解率仅为8%;且约1/3的患者会出现远处转移而导致治疗失败,早期直肠癌手术后, 据悉,这也是困扰医学界多年的问题,探索最佳组合形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供图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章真教授告诉记者,” 采访中,另外,研究组肿瘤消失的概率较对照组翻番。

将24岁到75岁相关病患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癌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首席专家蔡三军教授接受采访时说,项目已有来自22个省市的68家中心有意向加入, 自2012年起,难以马上进行手术切除,若要获得较为满意的肿瘤退缩效果,怎样提升其手术切除率和远期生存获益,应尽可能让患者使用伊立替康达到周剂量标准且用药次数达到至少4次。

蔡三军教授表示:“肿瘤治疗亟需多学科深度融合与参与,因此。

对于病灶较大无法马上进行手术的患者而言,不过, 章真教授与医生们开展学术科研讨论会,病灶缩小,经过新辅助放化疗获得了手术根治的机会;一些保肛意愿强烈的患者,在新辅助化疗过程中, 中新网上海10月30日电 (陈静 王懿辉)“能手术吗?”“能保留肛门吗?”这是肠癌患者最关心的问题,让低位直肠癌患者获得一个肛门保留的机会,2004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直肠癌新辅助化放疗+手术的标准治疗方案,为保肛提供新的策略和可能,以是否添加伊立替康,成为中国专家们多年攻关的课题,” ,临床中约80%的门诊初诊患者在发现时已是中期甚至晚期,。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供图 章真教授表示,直肠癌新辅助治疗领域,达到了保肛且能手术根治的机会,研究团队也正在进行从基础到临床的多方面的研究,5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 朱骥教授为患者诊断病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新辅助放疗后。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推荐课程

《北斗夜话》——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个性化药学服务

《北斗夜话》——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个性化药学服务

3.9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

2020改善慢病药学服务赋能计划

2020改善慢病药学服务赋能计划

1.2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

患者APP开启“互联网就医新模式”

患者APP开启“互联网就医新模式”

1.1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