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大多无需治疗病理性增生要警惕癌变

2021
08-11

疾病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原标题:乳腺增生大多无需治疗病理性增生要警惕癌变

每年体检之后,越来越多的女性都查出乳腺增生,这一比例甚至高达90%。对此,有的女性认为问题不大,不用管它;但也有的女性很紧张,特别是听说过身边有同事查出乳腺癌的,会更焦虑。乳腺增生,这个诊断到底提示了什么?是乳房真的出了问题吗?到底需不需要治疗?会不会恶化成乳腺癌?

生理性乳腺增生不用怕,病理性增生则要防癌变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科谢丹教授介绍,乳腺增生是乳房腺体特有的问题,育龄期妇女的乳房腺体特别发达,所以易受此困扰。就像女性的子宫内膜在每个月月经前会出现增生,乳腺也有月经前增生、月经后缓解的现象,乳腺受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影响而在每个月经周期都呈现生理性增生和复旧的过程,这并非一种病理现象,一般无需进行治疗。乳腺增生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生理性乳腺增生:不治也无妨

“乳房的生理性增生,是乳房的腺体出现体积膨胀的一种生理变化,其细胞的组成及结构均是正常的。”谢丹解释说,成年女性的乳房腺体由15~20个腺叶组成。这些乳房的腺叶由乳腺导管和腺泡构成,结构好像一棵树:导管相当于“树干”和“树枝”,腺泡相当于“树叶”;腺泡负责分泌乳汁,导管负责输送乳汁。当乳腺没有增生时,腺叶像一颗“小树”,枝干又短又细,树叶也稀落落的。当乳腺明显增生时,腺泡和乳腺导管的体积增大,数量增加,腺叶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乳房有限的容量要装下十几个膨大的腺叶,有时难免感到胀痛。但无论是“大树”、“小树”,都是健康的“树”,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所以不用过分担心。

目前在国外多根据症状的不同,诊断为周期性乳痛症或乳腺良性结节。周期性乳痛症是指乳房疼痛常发生于月经前1~2周,通常表现为双侧乳房弥漫性的酸痛或沉重感,可放射至上臂或腋下,也可表现为一侧乳房比另一侧乳房严重,症状多随月经来潮而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大多可以进行单纯临床观察随诊。一些患者疼痛程度较重、时间较长,或有乳腺肿瘤家族史、乳腺结节持续性增长,可以考虑进行治疗干预。

病理性乳腺增生:需要防恶变

“病理性增生是指乳腺组织内的细胞形态发生了一些良性改变,导致腺体结构出现了变化,使其有异于正常的腺体组织。”谢丹解释说,常见的变化是乳腺导管的内皮细胞数量增多或形态发生了改变,乳房内出现经久不消退的肿块、钙化,或者乳头有异常分泌物,一般不能通过自身的调节好转,因为部分病理性乳腺增生还有恶变的倾向,所以应及早干预、定期观察,必要时需手术切除。

乳腺增生需先确诊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病理性增生需定期随访尽早治疗

那么,女性查出乳腺增生后到底要不要治?答案很简单:生理性增生能自行好转,几乎不会恶变,可以不治疗。病理性增生有一定的恶变机会,故需要随访或药物治疗,甚至手术治疗。

乳腺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该如何区分?谢丹指出,大多数增生都会出现乳房疼痛或乳房肿块。可以观察一两个月经周期,根据疼痛或肿块的变化做一个大致的判断。

生理性增生一般有以下特点:①乳房疼痛在排卵期或月经前加重,月经后减轻或缓解。②乳房肿块在月经前增大变硬,月经后缩小变软,甚至消失。③乳腺的彩超及钼靶检查无明显异常;BI-RADS分级一般为1~2级。

病理性增生则一般有以下特点:①乳房疼痛没有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的规律。②乳房肿块的大小及硬度不会随月经周期而改变。③乳头可出现单孔或多孔的异常分泌物,分泌物的颜色多为无色透明、淡黄色、黄色混浊或灰绿色。④乳腺彩超经常能发现腺体组织的异常回声,钼靶检查常能发现阴影或钙化;BI-RADS分级一般为3~4级。

病理性乳腺增生需要定期随访。谢丹提醒,根据恶变风险的不同,病理性乳腺增生每3~4个月、每半年或每年接受乳腺检查。如果乳腺彩超或钼靶的BI-RADS分级是2级,一年检查一次就够了;如果达到3级,要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如果是4a级,需要活检或3个月后复查。4b级以上,需要尽早活检。建议患者按医生的建议安排复查时间,不要随意自行决定。

“即使在病理性乳腺增生中,会恶变的也仅占少数。”谢丹强调,病理性乳腺增生可分成两类,其中一类恶变倾向不明显,恶变率仅比正常人增加30%左右,这种风险是可以接受的,只要正常生活、定期体检就足够了,不需要额外的治疗。但还有一类病理性乳腺增生恶变可能性较高,其中的不典型增生恶变概率较正常人高4~12倍,故需要积极治疗。

少吃含高雌激素食物,心情舒畅可预防乳腺增生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北斗夜话》——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个性化药学服务

《北斗夜话》——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个性化药学服务

3.9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

2020改善慢病药学服务赋能计划

2020改善慢病药学服务赋能计划

1.2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

患者APP开启“互联网就医新模式”

患者APP开启“互联网就医新模式”

1.1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