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低温跌破21世纪最低纪录,专家:仍比历史纪录高近10℃

2021
01-07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新京报讯(记者 李玉坤)今天出门的感觉就是直接“冻傻”,据实况监测显示,19时北京平原大部分地区气温为-18℃左右。其中,观象台-17.9℃,已突破近20年1月上旬极端最低气温(-16.7℃)。

  6日夜间气温将继续下降,预计7日早晨平原地区气温-20℃左右。目前,北京气温仍在继续下降,北京市气象台预计,今天夜间,北京最低气温或达-19℃。全市有4、5级偏北风,阵风8级左右,局地达9级及以上。

  中央气象台1月6日18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寒潮影响,预计,1月6日20时至1月8日20时,东北地区东部和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汉、江淮、江南、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大部、台湾岛等地将先后降温6~8℃,其中,山东南部、江苏大部、上海、浙江大部、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0℃。降温过后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至江南南部到华南北部,-10℃线将南压至秦岭到江淮东部一线。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将有4~6级偏北风,阵风7~9级。

  问题一:什么是风寒效应?  

  今天白天的时候,风特别大,走进风中瑟瑟发抖。

  气象专家张明英表示,这其实是受风寒效应影响。风寒效应是指人感觉到的冷暖,其实是体感温度,主要受几个因素影响。

  “第一就是温度,温度低肯定感觉冷。第二是风速影响,身体是恒温的,自身产生热量,如果风大,就会带走我们身体的大量热量,所以会感觉温度比实际气温低。第三是湿度,如果空气当中湿度特别小,相对还感觉好受一些,如果冬天空气湿度大,就会带走更多热量。相比于北方,现在南方温度实际没那么低,但好多人就生了冻疮,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湿度大。”张明英解释称,还有一点,就是体感温度还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气温很低,比如今天,但在有阳光的地方,感觉好受一些,如果到了背阴的地方,立马感觉特别冷。

  问题二:这个冬天是冷冬吗?

  入冬以来,已有三波寒潮影响我国,这个冬天是冷冬吗?

  张明英表示,冬天冷是正常的。但是最近这些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所以冬天显得越来越暖和了,到了冬天感觉好像也不那么寒冷。

  实际上,从长期的气候资料来看,北京冬天在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甚至到70年代的时候,都是相当冷的,甚至比现在温度还要低。在1966年的2月,曾经出现过-27.4℃的最低温度。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冬天的温度都要比常年的平均值偏高一些,被大家称为暖冬。这个冬天,前期也是偏暖的,但是最近这一段时间,温度相对偏低一些,大家都感觉到寒冷,又称为冷冬。实际冬天冷冷暖暖是个非常正常的现象,不可能持续暖冬,也不可能持续冷冬,冷暖交替,也是一种大气变化规律,很正常。”张明英说。

  问题三:北京白天真能泼水成冰吗?

  今天白天,很多人尝试了一把东北人特有的娱乐项目——泼水成冰。

  “我今天看了几个视频了,当时气温在-10℃左右,他们泼出去的话,其实形成的往往是一些水汽,没有形成冰晶。东北那边零下二三十摄氏度时,在空中形成的是冰晶,冰晶会很快下沉下来。”张明英认为,北京还没有冷到东北的程度,东北常常出现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水汽瞬间凝结成小颗粒,但现在北京泼一盆水到地上也不会瞬间结冰。

  20时许,记者用喷壶在室外做了实验,细密的水珠在空中时仍然是液体。不过,落在寒冷的物体表面,那些小水珠会瞬间凝结成冰。

  这次寒潮过程中,北京已经非常冷了,为何不下雪呢?

  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伟跃分析,降雪的出现需要空气中有凝结核、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和低温等因素共同作用,此次寒潮过程,北京没有暖湿气流的输送,水汽条件差,因此雪花便不会“光顾”。

  问题四:什么是寒潮?

  张明英表示,寒潮天气很明显的特点就是突发性,如果缓慢降温就谈不上寒潮。

  寒潮一般具有突发性,并且伴有大风和剧烈的降温,降温幅度要达到一定标准。我国冷空气等级国家标准中寒潮标准是,某一地区冷空气过境后,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在4℃以下,或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气温在4℃以下,或72小时内气温连续下降12℃以上,并且其最低气温在4℃以下。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