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乡村文旅振兴的“黔西南样本” 挖掘生态文化

2021
04-18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解码乡村文旅振兴的“黔西南样本”

  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发展户外运动,挖掘农耕文化、生态文化等,通过文旅兴州,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4月17日,在“新发展格局与‘十四五’大趋势——2021新京智库春季峰会”“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主题分论坛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梅旭荣表示,我国农业现代化将从数量增长迈入优质高效和绿色品牌时代。京津冀农产品行业联盟秘书长在发表主旨演讲时也谈到了乡村振兴中要因地制宜的问题。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探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因地制宜,以山做文章,打造旅游品牌发展绿色经济,全面实施文旅兴州战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阿妹戚托嘞,阿妹戚托嘞……”4月13日下午,依山而建的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三宝街道阿妹戚托小镇,细雨蒙蒙。小镇广场上,几十个穿着民族服装的当地居民,站在春雨中排练。

  这些居民,都是阿妹戚托艺术团的团员。“明天‘农历三月三’,布依族的节日,我们艺术团有大型表演。”阿妹戚托艺术团团长文安梅指着广场边一字排开近一公里长的长桌说,布依族“三月三”,小镇要摆出宴请600名游客的长桌宴,还有对山歌、拔河、包粽子比赛、篝火晚会等很多活动。

  几年前,小镇所在地还是一片荒山。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推动下,2018年,按照景区标准打造的三宝彝族乡搬迁安置点阿妹戚托小镇拔地而起,文安梅跟村民们搬到了小镇里。

  阿妹戚托小镇这种丰富的文旅产业在黔西南州还有不少。地处喀斯特山区的黔西南州,汇聚了丰富的山地资源。利用这些资源,黔西南州争取到了以山地旅游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峰会落户,发展户外运动,并进一步挖掘农耕文化、山地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推出了“大旅游+大扶贫”战略。

  黔西南州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戴时昌介绍,黔西南州9县(市、区)中,晴隆县等7个县都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通过文旅兴州,有效助推乡村振兴,累计带动了8.2万人脱贫增收。如今村民变艺人、村民变商人、村民变股民,实现了从穷乡僻壤到旅游之乡的转变。

  一支舞蹈

  阿妹戚托舞助妇女撑起家庭收入“半边天”

  文安梅是名“80后”彝族姑娘,出生于1985年,她没想到,儿时学会的彝族原生态舞蹈“阿妹戚托”,会成为三宝彝族乡搬迁安置点的名字。

  三宝彝族乡少数民族人口占98%以上,2014年,贫困发生率高达83.73%,是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文安梅回忆,搬迁之前,村民们的房子破旧不堪,出门连片大石山,脚下泥巴路,少量的坡耕地也是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土”,一年忙到头,粮食有时候还是不够吃。不少孩子都没有及时入学,她直到11岁,才上了小学一年级。“上学路又是下坎又是爬坡,下雨天路又湿又滑”。

  上学路也给阿妹戚托小镇新塘社区主任陈红珍留下了深刻印象,“要走两个多小时,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打着手电筒去学校”。2016年,她从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乡医院,成为三宝乡唯一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女性,“我当时最深的感触就是,必须走出大山。当时全乡只有一条不足5米宽的道路与外界连通,乡亲们要是突发疾病,只能眼睁睁看着、疼着、等着,有的甚至在崎岖蜿蜒的送医途中去世。”

  2016年,贵州省委作出了三宝彝族乡整乡搬迁的战略部署,2018年3月,按照景区标准打造的整乡搬迁安置点阿妹戚托小镇竣工。

  搬入小镇后,陈红珍被乡亲们选举为新塘社区主任。“我们的搬迁不仅要把老百姓搬出来,还要把民族文化搬出来,走的是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这条路。”陈红珍说,小镇建设尊重了苗族和彝族的文化习俗,街道均以三宝的村寨命名,在苗族居民安置区依山打造了一座“牛头山”,在彝族居民安置区则打造了一座“虎头山”。为了打消搬迁群众对迁入地的陌生感,安置点以三宝人熟悉的彝族原生态舞蹈“阿妹戚托”命名。

  阿妹戚托汉语意译为“姑娘出嫁舞”。在彝族姑娘新婚出嫁时,村寨中的女眷会相聚一起“以足传情”,用脚掌发出的踢踏之声节奏整齐,被誉为“东方踢踏舞”。

  “原来乡亲们只有在节庆的时候,才跳阿妹戚托舞自娱自乐,没想到现在这支舞成了小镇一张文化名片。”文安梅说,搬迁后,县里组建了艺术团,每晚为游客表演,成了小镇最叫座的旅游项目之一,现在艺术团的成员已有120人,月工资2000元-3000多元,“小镇现在的就业机会很多,工业园、旅游公司等等,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所以团员以中老年妇女为主,年纪最大的60岁,每晚表演的时候,有人背着娃跳舞,有人背着娃打鼓。”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