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贸互惠多收获 志愿名片亦闪光

2020
09-10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1300名志愿者圆满完成服贸会志愿服务工作
  服贸互惠多收获 志愿名片亦闪光

  服贸会于昨日拉下帷幕,1300余名来自本市27所高校及朝阳团区委的青年志愿者们成功完成了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制证、引导、安检、翻译……服贸会期间,各项志愿服务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志愿者们也已经“轻车熟路”,为来往人员提供着热情而又专业的服务。在忙碌的服务之中,他们收获了满满的温馨与感动。

  “这就是北京青年应有的样子!”

  “请乘坐无人驾驶车辆的游客在这儿排队上车”,在刺眼的阳光下,一位志愿者仍然站得笔直,用热情和微笑迎接每一位游客,他就是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的志愿者黄德原。黄德原本是服贸会北区负责观众引导的志愿者,因为这些天南区无人驾驶体验项目游客暴增,他便利用换班时间“长途跋涉”,来到南区进行“临时支援”。

 

  炎炎烈日炙烤着坚硬的水泥地,人流随着热浪翻滚着,一个上午的连续工作结束后,黄德原的嗓子早已沙哑,原本白皙的脸庞晒得泛起片片深浅不一的红痕,脖颈手臂上也出现了鲜明的黑白分界线,汗水打湿的衣服与后背的肌肤粘在一起,被阳光烘干后留下星星点点的汗渍。

  中午,黄德原终于披着阳光回到了志愿者之家,他没有声张,更没有抱怨,而是随便找了个角落昏沉睡去。当别人发现他的脸和脖子被晒成两个颜色时,他咧着嘴一笑,说“虽然我的脸晒黑了,但我的心变得更暖了!”

  同样,为期五天的服贸会志愿服务让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任梓彰收获了一枚“圆领勋章”。这些天,他负责服贸会新闻记者的交通引导,工作地点在新闻中心东侧的摆渡车旁,工作环境是露天的柏油马路。“阳光暴晒是不可避免的”,任梓彰告诉北青报记者,但即便是天气炎热,他也从没离开过岗位,帮助媒体记者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突发情况,保证交通运行的稳定顺畅。

  “我想,这就是北京青年应有的样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莫锦宁和金祺是负责宣传的志愿者,在寻找素材的过程中她们发现,大多志愿者的工作是“平凡”的。即使处在室内岗位,每天高温时段,阳光也会透过玻璃直晒在他们身上,但他们依然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没有任何抱怨,而是用他们灿烂的笑容和饱满的精神迎接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无论身处何岗,都用最好的姿态,迎接挑战,彰显青年担当!”金祺认为,承担这次志愿任务既是荣幸也是历练,作为首都高校的青年学生,要勇于承担新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展现出志愿者们青春激昂的风采。

  “志愿服务,我们是专业的!”

  在此次服贸会上,有这样一群在特殊岗位上的志愿者们——解说志愿者,他们来自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岗位在科技抗疫专区,工作内容是为参观游客讲解服务机器人在抗疫过程中的突出贡献。

  相比其他志愿者,这些讲解志愿者们与游客的沟通更密切,工作难度更大,因为他们需要将专区的展出内容提前熟悉并准确背诵下来,才能为参展游客讲解明白。虽然工作难度大,讲解强度高,但这些志愿者们却丝毫不敢懈怠,他们希望以专业的水准为游客们提供最内行的讲解服务。在一遍遍的讲解中,他们也感受到了祖国科技力量的强大,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每次为观展人员进行解说时,都可以使我深刻感受到科技力量在抗疫中的重要性和前沿性,让我感受到中国科技力量的强大,”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曹天祎说,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科技抗疫已成为抗击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咽拭子采样机器人、小笨智能消杀机器人等都为疫情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减少了医患交叉感染的风险,保障了医护人员等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也正是这些智能机器人的帮助,我国的疫情才得以稳定控制。“身为一名当代中国青年,我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曹天祎说,回到学校后,他要加强专业课的学习,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为志愿者们提供满分服务”

  9月,服贸会在万众瞩目中盛大举办,许多志愿者也将在此期间迎来自己的生日。为了给离开家人与亲友的志愿者们传递温暖与关怀,同时促进志愿者们的彼此熟悉,服贸会工作组为9月过生日的“小寿星”们准备了集体生日庆祝活动。

  作为临时党小组的一员,北京大学吴笑葳承担起了此次集体生日庆祝的策划工作。在志愿工作之余,她仍不忘为小伙伴们筹备了一场难忘的生日会。“我负责订做蛋糕、组织流程。在一份既紧张又期待的心情中,大小适中、口味相宜的蛋糕及时送达,”吴笑葳说,志愿者们也相继赶到庆祝会现场,为“寿星”们庆祝生日。简单温馨的生日会无声中拉近了志愿团队同学心灵间的距离。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