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中新生被强行划入职高难解中职“招生难”

2020
09-14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民办高中新生被强行划入职高难解中职“招生难”

  视点

  中职和普高是平等的教育类型,要推进双方“大体相当”,根本上还是要进一步打通职业教育的上行通道。

  “超八成考生都能上大学,升高中则要被淘汰近一半。上大学变得容易,上高中还有点难。”据报道,湖南怀化市20多所民办高中的上千名学生,刚开学即面临清退风险。这些学生因中考不理想,但又不愿意去读中职,一些民办高中承诺可以办学籍,没想到今年招生指标忽然收紧。

 

  据介绍,地方教育局严抓招生指标,是为落实中考生在普通高中和职业院校上按1:1分流的政策。其实,这也并不是一个新政策,从1983年最早提出普职比大体相当,至今已快40年。

  把“大体相当”的柔性要求简化为“1:1分流”的“一刀切”模式,这背后是部分地方教育部门工作的简单化倾向;当然,其中的核心问题是:为何中职院校“吃不饱”,普通高中“装不下”?根源在于,中考的普职“分流”变为了“分层”,职业教育在考生和家长看来低人一等。

  解决考生不愿意上中职与国家要求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矛盾,严格执行中考招生规定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必须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和质量,真正将其办为和普通教育平等的类型教育。

  实际上,我国对发展中职教育不可谓不重视,不但实行免学费政策,还设立中职国家助学金,但考生、家长宁愿读高学费的民办普高,也不愿中职,是需要教育部门、中职学校直面的。这其中有部分学生和家长的盲目性以及对高考的过分迷信,但这种“迷思”还是要在整体环境中去“求解”。

  在其他一些国家,一名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可以申请转学到普通学校,他之前的经历并不会被过分关注;但在我国,社会上有普遍的“第一学历歧视”,而且已从高等教育阶段发展到高中教育阶段。这就需要从根本上把职业教育办成和普通教育平等的教育,形成“淡化学历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

  2019年,国务院要求下大力气抓好职业教育,用5到10年时间,大幅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推动办学模式由参照普通教育向产教深度融合的类型教育转变。所谓类型教育,就是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平等的类型,职业教育也有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而非低层次,职业教育是和普通教育可以平等双向流通的。

  从一些国外经验看,高中教育有两种模式。一是分流模式,如德国、新加坡,选择职业教育大多属于学生的自主选择;二是融合模式,如加拿大,在高中期间并不分流,而是把所有高中办为综合高中,高中学校既给学生提供学术性课程,又提供技职课程,在高中毕业后再由学生选择进普通院校还是职业院校。

  考虑到我国已经放宽中职毕业生进高职的比例限制,假以时日,就像大多数普高生能上大学一样,几乎所有的中职毕业生也将升入高职求学。接下来,还要进一步打通平行和上升渠道,让技能成为获得学历认证的金钥匙。

  2017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就提出,要探索发展综合高中,实行普职融通。为此,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普职融合模式,而不必在中考阶段就分流,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