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杨高修”八年下乡记:村里的狗见了也不叫了

2020
09-17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基本是每两周一次,从上海出发,横跨350多公里,坐3个多小时动车,到达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这是同济大学教授杨贵庆走了八年的路。八年里,他的足迹遍及黄岩,成功复兴了一批古村落。近日在浙江杭州召开的新时代乡村文旅运营专题研讨会上,记者采访了他。

  杨贵庆是黄岩美丽乡村建设“总规划师”,在当地方言,教授为“高修”,所以当地村民都喊他“杨高修”(杨教授)。驻村参与乡村规划的这八年,他把黄岩当成了“第二故乡”。当地人说,“杨高修”来,村里的狗都不叫了。

黄岩区宁溪镇乌岩头古村改造后一景。 夏小懿 摄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杨贵庆与黄岩结缘,是在2012年。彼时,他的团队来到黄岩区,决定将屿头乡沙滩村作为第一个实践案例,探索一条乡村振兴之道。

  沙滩村,因新村异地重建,原有的老街巷、房屋等人去楼空,破败不堪。踏进村落,杨贵庆喜忧参半。喜的是,当地有文化遗存太尉殿;忧的是,环境着实糟糕。

  “粪坑遍地,茅厕就是家家户户门口一个棚,既不卫生,又‘让人没有尊严’。”杨贵庆下乡第一件事,就是开展一场“厕所革命”,建造一处“像样”的公厕,既为村民提供方便,也能为游客所用。那以后,村民慢慢地开始用上了抽水马桶。

  解决了“方便”这件头等大事,接下来沙滩村的规划和改造也变得方便了起来。

  但杨贵庆也不光是拍拍脑袋。他有自己独特的“工作十法”:柔性规划、细化确权、功能注入、适用技术、培训跟进,党建固基,城乡共享,话语构建等,“厕所革命”是十法之一,点穴启动。

  在杨贵庆的构想中,下一步进行的,是挖掘确立一个乡村的独有内涵,实施“文化定桩”。

  “一开始村民都很不自信。”杨贵庆觉得,八年来村里最大的变化是村民的表情。从一开始觉得自己家乡挺落魄,到现在走路也挺起了腰杆。这个转变的背后,他认为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七百多年前,沙滩村所在地村民黄希旦因扑火救人牺牲,被皇帝封赏。此后,黄希旦被当地村民奉为“先祖”并建太尉殿。每逢农历十月一日,村民还举办社戏活动。杨贵庆认为,“崇尚英雄”和“爱护家乡”是当地文化之根,也是沙滩村规划和修复的起点。

  在他的指导、规划下,社戏广场成了文化休闲场所,柴火房“变脸”图书角和休闲吧。除了广义上的文化,杨贵庆也在饮食文化上下功夫。

黄岩区屿头乡沙滩村老村改造后一景。 黄子薇 摄

  沙滩村的馒头在当地知名度颇高。村民王菊玲有祖传手艺,做了几十年的馒头。因为水质和制作工艺原因,她做的馒头特别甜,很多人慕名来买。据悉,现在她每天卖出的馒头有五六千个,一年下来收入有五六十万元。

  “为什么一个馒头就能富了一个村?那是因为馒头背后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如果把馒头换成烤肠,还会有人记得吗?”杨贵庆说。

  文化为乡村振兴打下了桩。但让它活起来,需要产业加持。2018年,作为中国首家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正式揭牌,沙滩村是其中一个校区。这一学院的成立,为当地乡村振兴找到了一条产业赋能之路。

  据统计,2019年,乡村学院承接了103期培训。培训班和考察团一波接一波地来,围绕太尉殿建设的社戏广场日益火爆,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人流,村里的馒头更火了,村民的土特产也经常供不应求。

  “在乡村,没有文化内涵支撑的产业虽能暂时带来客流量,但不长久,这是没有根的。”杨贵庆一直秉持这个观点。

  沙滩村的改造,让这个“空心村”变成了网红村。游客愿意来了,年轻人想着回家发展了,村民的钱包鼓了。

  “杨高修”,是村民对杨贵庆的尊称,但杨贵庆显然更喜欢另一个解释:“高修,不就是说乡村规划是一场高级的修行吗?”

  他说,在乡村改造理念传达的过程中,最困难的,是理念的沟通。一些项目一开始并没有得到村民的一致拥护,如何推动项目实施?他认为要把规划以柔性的方式展现,比如,边建设边商量、边调整边完善,必要时还要与村民达成妥协。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