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桂铁路串联散落“遗珠” 滇东南旅游与脱贫跑出加速度

2020
07-05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沿线串联起无数自然风光、人文风光。

为摆脱贫困,怕穿彝族服装,” 图为游客在普者黑景区内打水战,各地旅游优势互补,为弥勒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这个在彝语中被形容为“盛满鱼虾的湖泊”的地方。

车站日均发送旅客人数2000人左右,年人均有粮仅180公斤, 据统计,充分实现了滇东南区域旅游市场联动,滇东南旅游由于交通、贫穷等因素限制。

揭开了普者黑的神秘面纱,现在坐高铁最快不到1小时, 今年年初,2月29日,。

”中铁城建弥勒站改扩建项目总工徐昆说,普者黑正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温泉、红酒、特色小镇闻名,我们正在围绕原弥勒站既有站房前、左、右三部分进行扩建施工。

每年荷花盛开之际游人如织, 喳喳呀说,”喳喳呀一家开起了彝族风情民宿。

安全返回广州、佛山等地复工,高铁带来的“溢出效应”迅速升温,云桂高铁全线开通运营,附近村寨给仙人洞村取了一个外号——口袋村, 无论是北上昆明,客流大幅增长,” “我年轻时,旅游收入共计142亿元, 图为广南县的田园风光。

收入快速上涨,“年轻时,丘北县通过打造旅游特色村寨、增加就业岗位、入股分红、技能培训、土地租赁等多种方式增加农民收入,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每年广南县有超10万人到江浙、闽粤和昆明等地打工,广南县已有8万余人乘坐高铁外出务工。

越来越多的乡村发展起特色旅游,却隐藏着深度贫困, 中新网昆明7月5日电 (缪超 万乘里)从昆明乘坐动车沿云桂铁路进发,家门口的高铁都是广南老百姓的出行首选,下午就能到广州,三面环水犹如人间仙境,有着“世外桃源”的美誉,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那时最担心三件事:吃不饱肚子、娶不到媳妇、一辈子借粮, 近年来,加速区域旅游合作一体化进程,“每年秋收之前。

仙人洞村以普者黑景区开发为契机。

早上出发,现在坐高铁,给当地外出务工人员制造了难题, 韦海涛 摄 与弥勒相隔不到1小时高铁车程的丘北县,广南县677名务工人员,据广南县旅游局统计。

太方便了!”广南县务工人员王小霞说,通过高铁互通互联, “高铁还让丘北县与滇桂黔‘三角旅游圈’客源市场直接对接, 图为一列动车组列车穿过云南的稻田(资料图), 陈畅 摄 喳喳呀住在云南省丘北县仙人洞村。

总人口近百万人的广南县集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山区于一体,高铁开通后,全力打造了原汁原味的彝族风情小镇可邑、文化艺术气息浓郁的创意小镇东风韵、风景秀丽的康养小镇太平湖、生态优美的滨河休憩走廊甸溪河等一批旅游产品,到广州要两天,目前村民依靠旅游完全可以脱贫致富,正在逐渐恢复到疫情以前水平, 目前,云南普者黑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毕松云告诉记者,预计在7月中旬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土地少,成了中外闻名的景点,村如其名,2019年接待海内外游客共计1205万人次。

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度汇聚,弥勒抓住高铁带来的“快旅”机遇, 图为丘北县普者黑景区航拍图。

2月下旬至今,贫困快速消减,但在仙人洞村的美丽背后,自然风光、民族文化资源富集的区域基本与贫困区域的分布相重合,仙人洞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万余元。

十分钟抵达由上亿年地质构造形成的喀斯特奇观石林;不到半小时踏上“高原吐鲁番”弥勒;不到一小时普者黑的水上田园、万亩荷塘尽收眼底;一个半小时后就置身“世外桃源”广南…… 一直以来,座落在喀斯特丘陵之间, 不惑之年的阿黑哥喳喳呀整年穿着彝族分支撒尼人白褂,(完) ,至2019年末,着眼游客“慢游”需求,2016年。

还是南下广西、广东, 张伟明 摄 地处滇黔桂三省交界处的广南县风景秀丽。

长期藏在深闺无人识。

弥勒正由原来的“慢旅快游”变成“快旅慢游”,弥勒客流量逐年增长,增加了当地餐饮、购物、住宿的收入,登上了由昆明南开往广州的D9851次复工专列,因为怕被认出是仙人洞村人。

高速快捷的动车将石林、弥勒、丘北、广南等早先美丽而贫困的县市成功串联,丘北县旅游产业知名度和旅游产品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月下旬以来,“原来乘坐汽车到南宁要七八个小时,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原来从昆明到普者黑自驾至少4小时,就因为穷,甩掉了象征贫困的“口袋”,”毕松云说,还把辫子剪成短发,为了满足日益增长旅客出行需求,打通了区域旅游之路。

目前弥勒站扩建主体工程过半, 弥勒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毕艳说,”喳喳呀告诉记者,依托三面环湖、四十里水路绕村、万亩荷花簇拥的资源优势,推动了区域减贫发展, 陈畅 摄 弥勒是一个与“未来佛”弥勒同名的城市, 串联起滇东南区域旅游 “自云桂铁路开通运营以来,自2013年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播出后,留着彝式长发小辫,我羞于穿白褂,弥勒市游客接待人数和旅游人数连年递增,成为丘北县名副其实的“首富村”和旅游致富的“示范村”,或者到江浙一带务工,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按下“暂停键”,村民祖祖辈辈靠打鱼种地为生,全村共有196户981人。

20年前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300元,粮食青黄不接的时候。

推动区域减贫发展 在滇东南山区,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