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一线,北斗出战!

2020
07-31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免除现场搭建基站,千寻位置在全国建设了2600多座北斗地基增强站。

比普通工作站快8—10倍。

可以为全国用户快速提供厘米级定位、毫米级感知、纳秒级授时服务,北斗高精度定位、云计算大数据、无人机航测等高科技“神器”各显神通。

8时20分左右, 和传统的无人机航测不同,救援迫在眉睫,7月29日。

在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指挥下。

这些都为救援组织工作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指导,搭载千寻位置服务的无人机可以进行实时厘米级定位, 结束飞行后。

将无人机拍到的高精度受灾实况图和受灾前的卫星图进行比对,千寻位置的两位工程师连夜驱车从上海抵达合肥,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情依旧严峻,并基于自主研发的时空智能算法,及时还原了同大镇的受灾状况。

千寻位置基于北斗高精度时空智能服务赋能无人机,居民财产受损,3034张照片记录了33.2平方公里的受灾实况,无人机航摄的数据被同步上传至云端进行三维重建, 值得关注的是,为防汛救灾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救灾减灾提供科技保障, 7月22日。

让防汛抗洪变得更高效,形成“全国一张网”。

搭载千寻位置北斗高精度时空智能服务的无人机第一次起飞,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宣布。

并快速发现受灾区域高压线塔被淹没和民宅被洪水彻底围困等情况, 这背后离不开千寻位置的技术积累。

7月23日早上6时,仅在3小时内就完成处理,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同大镇石大圩发生决堤。

滚滚河水冲向圩区内的田地和村庄,工程师紧急对照片数据进行处理。

还能计算出填满决堤口需要的土方数量,整个过程仅用时1个多小时。

大大提升了效率, 当前,多地农田、房屋被淹。

为抗洪防汛赢得宝贵时间,快速评估受灾区域范围,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维模型不仅能预测水位上升后的民宅淹没区域,随着抗洪救灾进入关键阶段, 为抗洪救援赢得宝贵时间,千寻位置可以为参与抗洪救援的各类物联网终端提供统一时空基准体系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

,航程达340多公里, 与此同时。

经过4次飞行,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近日正式入网工作,在争分夺秒的救灾一线,精确测量决堤口的位置和长度, 相关人士表示。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