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

2020
08-05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践行训词精神在防汛救灾一线挑重担打硬仗

  大雨!暴雨!大暴雨!入汛后,暴雨“车轮战”来袭,降雨总量大且范围相对集中。6月以来,长江、太湖等流域累计降雨量比多年平均值多五成到1.6倍;7月14日以来,淮河流域遭遇多轮强降雨。

  超警戒!超保证!超历史记录!汛情凶猛,江河告急,多地发生洪涝地质灾害。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特殊背景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防汛救灾是必须打赢的硬仗。从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

 

  雨情就是号角,汛情就是命令。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缔造、亲自授旗并致训词的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在应急管理部党委调度指挥下,召之即来,战之必胜,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

  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严峻汛情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答好防汛救灾这张“考卷”难度大、压力重。

  沧海横流,方显队伍本色;急难险重,乃见作风担当。一次次直面风险、赴汤蹈火的营救,一幅幅驾舟摆渡、竭诚为民的画面……在防汛救灾一线,党旗和习近平总书记授予的中国消防救援队队旗高高飘扬,到处都有“火焰蓝”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身影。

  任务再艰难,他们也毫不退缩,冲锋陷阵,迎难而上——

  “快,把堤坝再加固得牢一些!”

  从6月28日起,太湖水位连续19天超警戒,7月16日11时达到4.61米,距保证水位仅0.04米。预计受后期强降雨影响,水位将继续上涨,形势严峻,加固堤坝迫在眉睫。考虑到堤坝的承重问题,为确保安全,不能使用大型机械来进行加固,只能靠人力。

  加固堤坝,其实是给堤坝建一道“隔水墙”,要为岸边的一根根木桩包上防水土工布,再用沙袋将木桩间的缝隙填满,增加坝体稳定性。最近的木桩也距堤岸1米开外,远的有2米多,要用梯子架桥,先爬上去再趴在上面作业。下方水深近3米,风大水急,巨浪连连,作业艰难又危险。“让我来!”然而,任务一发布,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淮安支队的孙永恒就主动请战,“我水性好,也学过水域救援知识”。

  在队友们的配合下,他身穿救生衣、系紧安全绳、嘴咬铁钉包,一手拿土工布,一手拿铁锤,匍匐爬上梯子,上半身悬空,在水浪中为木桩包上土工布,再钉上铁钉固定。巨浪不停打来,梯子左摇右晃,悬空作业难以找到支撑点……“堤坝内就住着百姓,加固任务必须不打一丝折扣完成!”孙永恒在心中坚定地对自己说,手上敲打的动作更加有力。

  为有力有序开展防汛抢险工作,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已经调集全省1500余名指战员携带专业系列装备,在省内环太湖等高风险地区前置备勤。

  救援再险阻,他们也毫不迟疑,逢山开道,遇水架桥——

  “不惜一切代价,争分夺秒打通救援通道!”

  暴雨突袭、山体滑坡、道路阻断……7月5日凌晨,贵州省正安县遭遇特大暴雨,贵州省消防救援总队遵义支队正安大队山城路消防救援站警铃不断。“乐俭镇长兴村5名老人被困在滑坡导致的巨大泥坑中,年纪最大的81岁,亟待救援”,2时45分,刚完成一起救援任务的9名消防员收到信息后,来不及休整便赶赴“战场”。

  长兴村位于山岭深处,只有一条乡村公路。特大暴雨导致公路两旁的泥坎被冲垮,多处路段和桥梁被冲毁。他们只得一边清理一边行进。越往大山深处走,路况越险恶,在距村子还有约5公里处,车辆已完全无法通行。该站政治指导员王俊雄果断决定,带上装备翻山前行!

  这意味着他们要在原始林区中翻过三四个山头。暴雨后的林区泥泞不堪,不知道哪里是淤泥坑,一脚踩下去就深陷其中,旁边就是悬崖。他们每人都带着三四十斤的负重翻山越岭,一边披荆斩棘,一边提防着不时从山上滚下的树木和石块,生生地在无路的林区踩出了一条路。

  当天14时许,消防员抵达长兴村。5名老人的家被倾泻下来的泥沙和倒塌的墙体砖块围住,最大的一处淤泥坑约100平方米,淤泥最深处近1米,附近山体随时都有再次发生滑坡的可能。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