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武汉伢”记者的武汉抗疫记

2020
09-08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记者:杨程晨

  编者按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9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身为投入这场抗疫斗争的新闻工作者中一员,中国新闻社青年记者杨程晨作为中新社战疫报道群体的代表,受表彰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杨程晨1月21日回到武汉探亲,隔日便在总社统筹安排下加入新冠肺炎疫情前线报道组并坚守至湖北抗疫斗争胜利之后,一趟返乡之旅变成抗疫征程。

  在武汉86天的采访报道期间,杨程晨进入华南海鲜批发市场、金银潭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疫情核心区采访,发出《再探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生活仍要继续》《专访金银潭医院重症“突击队”:与时间、死神赛跑》《特写:跟随李兰娟院士“红区”查房》《武汉医务人员“年夜饭”见闻:身着隔离服乘摆渡车送餐》《专访留汉法国医生:备好香槟,待吾妻归来》等传播范围较广、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一手报道。

  今天,杨程晨写下这篇记者手记,追忆抗疫的日子。

  我是元月21日回的武汉,本意是回家过年,计划大年初三飞往新疆看望岳父母;但怎么也不会想到,在家乡武汉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会见证历史,并且如此的波澜壮阔、惊心动魄。

  

  图为作者在康复驿站中采访。安源摄

  回家后的第二天深夜,武汉市便对外宣布封城。我则正式加入自己任职的中新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方报道组工作。

  我的第一个任务是前往武鄂高速路口采访车辆出城方向关闭的情况,两位同行的分社同事前些天刚去过武汉协和医院发热门诊采访。两位同事说,门诊内拥挤不堪,更听说有患者连续等待6小时以上,二人也出现了轻微的咳嗽症状。事后证明两位同事是普通感冒,但我第一天工作的紧张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后来我了解到,这样的忧虑也在中新社前方报道组各位成员心间萦绕;不过,随着工作忙碌起来,尤其是疫情在武汉迅猛发展,它慢慢被大家忽略。农历大年初一,被称为武汉四大家医院的其中三家,均因医疗防护物资紧缺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武汉市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疫情给正常生活带来的严重威胁。

  1月25日晚,在报道组点题下,我发出了疫情发生后个人首篇评论文章《武汉仍需过三关》,在彼时关头的“千金信心”,是对现代医学战胜病毒的信心、对社会各面向形成合力攻坚克难的信心、对我们能够挺过武汉建城以来最惊险时刻的信心。可以说,我此后的工作都是围绕这一线索展开、进行的。

  

  图为作者采访黄鹤楼街道的社区工作者。安源 摄

  在我的回忆里,新冠肺炎疫情的“至暗时刻”是1月底至2月中旬。这段时间,我印象最深刻的采访有三次,一次是与同事走入华南海鲜批发市场,直击当初的病毒传染核心区;第二次是获得独家机会跟随李兰娟院士进入“红区”查房;还有一次,是赴金银潭医院采访临时支援该医院改建重症监护室的医疗队负责人。

  1月底前往华南海鲜批发市场时,前方报道组给每位记者发了防护服,我与同事出发前做好了全套防护,还商量好到了市场附近不到万不得已避免下车沾染病毒。但当我们驾车抵达时,发现实际情况与想象有很大不同——周遭生活仍在继续,能看到附近居民下楼采买生活必需品。面对华南海鲜市场留守保安及华南蔬菜果品市场商户,我们走上前攀谈,希望了解“风暴眼”中的人们如何度过“至暗时刻”。对于突如其来的巨大生活改变,他们很无奈,工作、生活在市场附近似成为“原罪”,当时也已意识到即使未来疫情消除、生活复苏,人们投来的异样眼光仍将持续一段时间。我们当晚发出稿件《再探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生活仍要继续》。

  我从小也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院子里长大。熟悉的环境让我在武汉的三个月工作某种程度上多了些条件。专访李兰娟院士和金银潭医院重症突击队,多少与此相关。

  

  图为作者在采访李兰娟院士。安源 摄

  李院士自2月初抵达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开始,便吸引了各家媒体的关注,她身经百战、带来“四抗二平衡”治疗方法、团队正在研究相关药物,都寄托着抗击疫情的希望。那时起,我持续与其团队保持着密切联系。获得跟随查房的机会是在2月中旬,我社文图视记者一行三人做好充分防护,跟踪采访拍摄73岁的李院士在重症监护室内工作全过程。数小时的辛苦工作后,她走出病区,摄影同事拍下她脸上带有明显口罩压痕的瞬间。这张照片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让许多人从中获得感动,也转化出对于抗疫工作局面好转的信心。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