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葫芦刷“新”漆 三明学院传艺新生促农户增收

2020
10-02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中新网福建三明10月1日电 (叶秋云 王婷 韩巍巍)红色、绿色、灰色,色彩绚丽、大小不一的葫芦挂件展列在架子上,令人眼花缭乱。近日,记者走进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赖坊镇官坊村的三明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三农服务设计实践基地。

  在基地内,工人邓水香正在编织红线、串珠子,制作葫芦挂件。她是周边村民,近年来,由于需要照顾老人、小孩,外出务工的她回到家乡照顾家庭。

图为工人正用砂纸打磨葫芦。 叶秋云 摄

  “现在这份工作很好,离家近,有时间就可以过来,不用担心照顾不到家庭。”邓水香的家距离实践基地仅百米距离,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让她十分开心。她表示,一般情况下,一个月可以赚四五千元,

  在三农服务设计实践基地内,记者看到跟邓水香一样来自清流县周边村镇的工人共有六七人,有的正在串珠,有的正用砂纸打磨葫芦,有的正忙着给葫芦推光,一派繁忙景象。

图为上官灿丁正在指导工作人员。 叶秋云 摄

  种葫芦,对于清流县赖坊镇官坊村村民来说,原本只是个糊口的生计。但由于葫芦的谐音为“福禄”,不仅是吉祥的代表,也是一种载体,可以用来交流、传承和展示传统文化。

  “农民种出来的葫芦,每个只能卖一元多,我们通过‘设计赋能’,增加它的附加值,一个能卖到一两百元。”作为三农服务设计实践基地的创业导师和龙门官坊文创公司创始人上官灿丁如是说道。

  此前,在福州市从事传统手工艺产品研发的上官灿丁是赖坊本土雕刻人才。“为了回报家乡”,在三明学院三农服务设计团队的牵线搭桥下,他选择回到官坊村成立工作坊和合作社,与三农服务设计团队一起将传统漆艺与葫芦工艺的核心资源进行嫁接和再设计,创立“福禄万代”品牌,建立了集种植、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葫芦文创产品产业链,走上了漆艺葫芦的文创研发与乡村扶贫之路。

工人正在编织红线、串珠子。 叶秋云 摄

  大漆葫芦采用天然大漆、天然葫芦,经过长达60天以上的工期,多达30余道工序制作而成。上官灿丁和团队将其中技术含量低的几道工序交给当地农民来完成。靠着这份工作,一个农民一个月可以增收数千元。

  除了在工作坊完成工作外,他们也可将葫芦带回家里分发给亲友、邻居一起处理,带动当地农户就业增收。“老葫芦刷新漆”,如今,大大小小、五彩斑斓的葫芦文创产品,成为村里的致富产业。

  据悉,这是三明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三农服务实践的成功案例之一。2017年开始,三明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就“设计+三农+服务”的新三农服务新路径,形成了可以支撑三农发展、引导服务方向的“在地化”新农村创新服务模式。

  先后在三元、泰宁、明溪、清流等7县21村,开展了近千人次的服务设计,学生在田间地头,助力农业发展,推动农村建设,满足农民需求。

  “我们探索基于技术、艺术、文化和商业相融合的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新路子、新方法、新途径,拓展一种可持续的新经济服务模式,从农村的经济、土地、产业、生态、地域文脉等方面对三农进行综合性服务设计。”三明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邱国鹏如是说。

  据其介绍,近年来,该学院立足于三农问题的现实,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与国内多所知名设计院校、研究机构、企业及地方政府合作,使科学技术创新、文化艺术创新、用户服务创新、产业模式创新在三农服务中起到显著作用。

  “他们不仅仅为我们带来设计和创意,他们还站在乡村整体振兴的角度,开展针对性三农服务课程教学和智力支持,将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的最终受益者落实到村民身上。”在赖坊镇原镇长俞文斌看来,这种校地合作、产教融合为当地人带来了全新的视角,提供了良好的智力支撑。(完)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