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乳腺增生的三大突出表现

2021
06-28

疾病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以乳腺泡导管的上皮细胞和接缔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的总称。本病好发于30-50岁的妇女,国内30岁以上妇女患病率为38、6%-49、3%,40-49岁为发病高峰,其癌变率大约为20%左右,被认为是癌前病变。

  (1)乳房疼痛:一般或两侧乳房胀痛,刺痛或隐痛不适,疼痛严重不可触摸、行走,疼痛以乳房肿快为主,可向腋窝、胸胁、肩背、上肢放射,也有的表现为乳头疼痛或瘙痒,疼痛随着情绪与月经周期变化而波动,常于月经前或生气时,郁闷时加重,月经来潮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2)乳房肿块:一侧或双侧乳房,单个或多个肿块,好发于乳房的外上方,呈片块状,结节状,颗粒状或条索状,以片块状多见,肿块边界不清,中等或稍硬,活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有触痛,肿块大小不一,小者如砂粒,大者可超过3-4CM。乳房肿块在月经前增大,月经来潮后缩小变软。

  (3)伴随症状:病人常感觉情绪不畅或心烦易怒,可兼见痛经,月经前后不定期等,少数患者乳头溢出棕色或淡黄色液体。

(实习编辑:黄秀杰)

  乳腺增生,也就是乳腺上皮增生,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单纯性乳腺上皮增生,因为是以乳房疼痛为主,故又称之为“乳痛症”。后因国内外一些学者指出乳痛为一临床症状,不宜作为病名,且乳痛原因很多,故目前多数学者主张仍采用乳腺组织增生和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症这一名称。另一种是囊性乳腺上皮增生,因以囊性变为主,故又称作慢性乳腺囊性增生病。

  乳腺增生发生的原因不十分清楚,可能和女性内分泌紊乱有关。乳腺小叶增生症可能是雌激素水平过高、孕酮水平过低所致,主要病变为末梢乳管和腺泡的上皮增生与脱落,导致乳腺导管的轻度扩张。乳腺囊性增生病可能是长期雌激素刺激的结果,主要病变是导臂上皮增生、导管扩张致导管囊性变。

  据有关专家报道,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28%一40%。原因有:

  乳腺组织是性激素的靶器官,其受内分泌环境的影响而呈周期性变化。当前社会“性”的环境扩大,性刺激机会增多,这些因素,可以促使“动情素”分泌,造成雌激素分泌增多,刺激乳腺组织而产生乳腺增生。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妇女对抗衰老和美容的需求不断提高,中老年妇女为了皮肤美容,长期使用含雌激素的面霜,这些含激素的面霜经过皮肤吸收,也会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服用激素类药物,更直接引起体内激素水平失衡,这些均可导致本病发病率的增高。

  从饮食结构的改变也可发现乳腺囊性增生病增高的原因,当前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靠淀粉类主食来维持温饱,而对含脂肪、蛋白质高的饮食发生兴趣,这些饮食是合成体内激素的原料,因此饮食成分的改变也可造成乳腺囊性增生病发病率的增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竞争意识和生活节奏也有很大的变化,精神活动经常处于紧张和兴奋状态,从而导致内分泌的失衡,增高发病率。

(实习编辑:黄秀杰)

  乳腺增生症又称乳腺病,男女均可发病,女性最常见,多见于30-50岁女性,尤其接近绝经女性;而乳腺小叶增生症多见于未婚年轻女性或少数已婚女性。常伴月经不调,经前加重;肿块大小不一,活动度较差,边界不清,有时几个肿块连在一起边缘不清呈囊状高低不平,无皮肤改变,本病发病原因主要由于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虽非肿瘤,但部分病人可呈瘤样改变,约有3%~10%,少数病人有癌变可能,往往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癌变的机会也相对增加,成为体内的一种“隐形杀手”。

  该病诊断主要靠乳腺穿刺细胞学检查才能确诊。对乳腺增生症,乳腺纤维瘤,采用外贴与内服治疗,不仅能有效的消除乳腺增生症或乳腺纤维腺瘤,而且还能有效的预防乳腺纤维瘤、乳腺增生症的手术后再次复发,给人们带来消除乳腺病的福音

  那乳腺增生又该怎么预防?乳腺增生病是乳房的一种非炎症性疾病,又称乳腺小叶增生、慢性囊性乳腺病。多见于25~40岁之间的妇女。乳房胀痛和乳房内出现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乳房肿块在月经前肿痛加重,月经后减轻。肿块呈多发性,可见于一侧或双侧乳房。本病病程较长,发展缓慢,可伴有乳头溢液。约2~3%的病人可能发生恶变。

  预防乳腺增生介绍养生指南

  一、情志调畅:本病发生与精神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平时应多听悦耳的音乐,养成养花、养金鱼等生活习惯。情绪应舒畅,解除不必要的顾虑,遇事勿怒,起卧有时。居室环境应清静、空气流通。情绪低落时可适当选择散步、太极拳、健身操等来分散注意力,调畅情志。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北斗夜话》——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个性化药学服务

《北斗夜话》——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个性化药学服务

3.9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

2020改善慢病药学服务赋能计划

2020改善慢病药学服务赋能计划

1.2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

患者APP开启“互联网就医新模式”

患者APP开启“互联网就医新模式”

1.1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