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类短视频侵权乱象亟待解决 如何判定是否侵权

2021
04-26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作品未经许可不得传播使用,这是著作权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当然也适用于影视作品。”4月2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于慈珂回应“近期短视频侵权盗版问题严重,广大权利人反映强烈”的情况。  

  这个及时的回应,让影视从业者感到振奋。就在4月23日,包括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等在内的国内超70家影视传媒单位,与500余位影视从业者联合发布倡议,抵制网络短视频侵权现象。

  这已是影视从业者继4月9日联合声明后的第二次发声。相比上一次的重在“呼吁”,这次倡议提出了明确诉求:清理、治理“未经授权的切条、搬运、速看和合辑等影视作品内容”等,提升版权意识。

  哪些短视频涉嫌侵权?如果视频上传者侵权,平台是否需要承担责任?在第21个世界知识产权日,这场因短视频而起的“版权大战”引发热议。

  如何判定是否侵权

  将影视作品进行剪辑、切条、搬运、传播甚至二次创作的现象,几乎与短视频的快速发展共生共荣。

  在短视频平台抖音上,“剪辑”“影视解说”类的账号比比皆是。搜索电视剧《甄嬛传》,第一个显示的账号就将76集的电视剧剪辑为223个短视频发布,内容总播放量达3亿。

  在备受年轻用户喜爱的视频平台“bilibili”上,搜索热播剧《觉醒年代》,首先跳出的内容并不是电视剧本身,而是一系列用剧中素材重新剪辑而成的影视解说视频。

  用户乐得免费又省力,视频上传者与平台方互利共赢,只有大量影视作品沦为免费的“供养者”。而当影视行业从业者提出版权保护的诉求时,有人反问:短视频只截取了很短的内容,也能算侵权吗?

  “把影视作品截下来去传播,超过几分钟可以判定侵权?什么情况下属于侵权?对此不可能存在一个像数学公式那样精确的评判标准,如短于1分钟就不侵权,超过1分钟就必然侵权。”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版权协会副理事长王迁指出这个问题的复杂之处。

  王迁表示,著作权法有规定,为了介绍、评论、说明某一问题,可以对作品进行适当地引用,但“适当引用”的判定需要具体分析。“比如对于巴黎圣母院失火的新闻,有电视台引用了电影《巴黎圣母院》中的片段展示历史情况,不构成侵权。但有的电影栏目,主持人介绍30秒,然后播放半小时电影精华片段,会被判定为侵权。”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研究员赵占领解释说,判断对于他人作品的使用行为是否属于“合理使用”时,应遵循“三步检验法”的原则:第一步,只能在特殊情形下作出;第二步,与原作品的正常利用不相冲突;第三步,没有不合理地损害原作品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由此判断,短视频平台中对于影视作品的剪辑使用行为,一般不构成合理使用。”赵占领表示。

  “基本情节和精华都包含了,就不是‘介绍’而是‘替代’。是否起到了替代性作用,是考虑是否构成侵害他人著作权的因素之一。即便‘适当引用’,也要严格控制比例。”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赵虎认为,最新倡议中提出的几项诉求是合理的。

  视频上传者侵权,平台是否免责

  值得注意的是,连续两次发布的“声明”和“倡议”,除了针对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也对短视频平台的责任与义务提出了呼吁、倡导。

  如果短视频账号生产运营者的行为构成直接侵权,那平台是否也有责任?实际上,著作权法中的“避风港规则”,即“通知—删除规则”,一直以来被视为短视频平台的免责依据。

  “平台对于账号运营者发布的侵权视频,属于明知或应知的时候,需要承担侵权责任。”赵占领进一步解释说,在司法实践中,平台如果有编辑修改、推荐置顶或者广告宣传等行为,那么通常情况下,构成明知或应知。

  王迁也认为,一般情况下,视频平台对于上传内容会进行审查,如果有较明显的侵权内容,平台不应放任上传,否则可能构成间接侵权(帮助侵权)。

  “视频领域对于版权保护的要求很高,这也对我们平台管理方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内容运营平台知乎总编辑秦亚洲表示,对于创作者版权的保护是红线,不能突破。

  秦亚洲认为版权保护包括两个层面:既包括对于创作者自身所创作的视频的保护,也包括创作者所引用或剪辑视频来源的规范。“我们会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版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一旦发现出现侵权问题,会立刻采取措施,做好版权保护的工作。”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