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鲁滨逊的38年

2021
04-29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隶属河南鲁山县的库区乡如今只有2万人口,开车走高速,要2个半小时才到省会郑州。不过多数旅客并不打算踏足这里,他们的目的地,是更东边的尧山大佛,或是栾川滑雪场。

  高速公路的正下方,土路岔口坐着晒太阳的老人,白色的大鹅、羊羔散养在地,慢慢溜达着。  

  村子早已空了心。有心气儿的青壮劳力向省城奔去,留下的是老人和小孩。天色一暗,灶台冒出烟气,然后再慢慢消散,山坡上的土房子也归于寂静。

  时间流逝的尽头,是库中岛金山环。

  杜国政一个人守在这座岛上。24岁时上岛护林,34岁时在岛上结婚生子。他自比为鲁滨逊:“他在野岛住28年,到现在,我还比他多10年。”前年,他刚刚结束整日用蜡烛照明的日子;去年,跟随他多年的手撑船终于下岗,换成了快艇。

  时代大潮起伏涨落,杜国政富过、也困顿过,如今,他的家、树,还有岛,都将在水库的扩容中被淹没。而不久的将来,“鲁滨逊”也将回到岸上。

  靠天吃饭

  4月11日,阴天。杜国政望着天直发愁。

  他身高一米六,小眼睛、国字脸,配上经年风吹日晒的黝黑脸庞与深色的夹克外套,是一典型中国北方农民样儿。干了一辈子农活,杜国政早已习惯早上五六点钟起床。天气好的时候,他会背上锄头,颇有“岛主”气势地巡视一圈,再为自家的小菜园锄锄地、喂喂鸡。

  现在的生活条件已经改善很多,老杜和媳妇住在小岛上的小平房里,能用煤气做饭。他们在屋后搭了一间驴舍,又在附近砌出了一个半亩的小菜园,实现了“青菜自由”,再也不用十天半个月吃不到蔬菜。

  到11点钟,杜国政会准时回到院子边的木床上,春风和煦,他窝在那里晒暖,然后不知不觉睡去,醒来便有热腾腾的面汤喝。

  可是这天到了晌午,太阳还没能冒出头来。没了这点春光,这个小岛便阴冷了下去,木床离水近,更是有几分湿冷。

  天色灰蒙蒙一片,老杜背着手,眉头也皱在了一起。在岛上生活了将近40年,他最怕三件事:阴天、刮风,还有生病。

  阴天意味着没有电,刮风意味着船不能行。生病则更为可怕:老杜曾经在半夜12点腹痛难忍,但县医院的救护车即使赶高速前来,也需要足足半小时——还不加上在村里绕路的时间。

  老杜曾托人将自己的通电申请带到乡里,但对方也为难:岛上只有他一户人家,水底电缆成本过高。

  杜国政脾气倔,不愿再求人。2019年腊月,在省城工作的儿子为他网购了太阳能发电板。大件快递只能发到最近的平顶山市,他另花300块钱托人运回了库区。

  这只是通电大工程的开头。车无法渡湖,杜国政划着他的小铁船去岸边迎,运回来自己安上。这一趟可算是花了大力气。三四万的太阳能板安上,40年来,金山环岛第一次被点亮,杜国政终于结束了没有电的生活。

  但也不是每晚都灯火通明。杜国政嫌费钱,只许儿子买了几个蓄电池。晴天时还算宽裕,若太阳不出来,蓄电池里存下来的电便不够用。“靠天吃饭”仍是岛上生活的常态。

  岛外的村民无法理解:“你说,这一到晚上就黑灯瞎火的,他图啥?”

  神秘岛

  “神秘岛,你知道吧?他在金山环上,也差不多是那个意思。”岸上的人如此形容。

  也是在这样的一个春天,24岁的杜国政从水库最东头出发,撑着小木船离了家。最开始的半小时,小船行驶在狭窄的河道里,两岸还都是他熟悉的村庄,等一拐到宽广的入湖口,景色就大变了样:在阳光的照耀下,开阔的水面泛着银光,一闪一闪,指引向湖中心的小岛。

  他是上游的火石岈村人。1958年,苏联专家在这里迁村移民,又修建了大坝,从此,沙河在山谷里甩出来了条尾巴,形成了高峡平湖的昭平台水库。金山环岛原先叫“金山”,如今在库中只留下了山顶,成了一片孤岛。岛呈南北走势,长约一公里,东西狭长,面积接近300亩。

  1982年,杜国政就带着一条被子、一张单子、一捆铺床的稻草和几件家什组成的全部家当,来接替上一任守岛人。

  上世纪80年代,全国掀起植树造林热潮,恰逢库区公社改制为乡,公社林场号召开荒造林,每年的3月14日,便组织附近村子的村民干部一起登岛植树。树苗栽下去了,还要有人看管,于是便寻觅来守岛护林人,报酬是每个月可观的粮票与工资。

  但上一任还是呆了不到一周就跑了。陆地上的人陆陆续续听到神秘故事:昭平台这个名字是故意压住了“招兵台”,从古到今的战场一个接一个叠在水下,在似明非暗的黎明时分,有层层兵马围住了金山环岛,岛边人影憧憧。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