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的嘉善剪影:同下一盘棋 开创新格局

2021
08-04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中新网嘉兴8月4日电(胡丰盛 周孙榆)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以1/26面积哺育1/6人口、创造约1/4经济总量。围绕“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这片土地正发挥地区优势,凝聚强大合力。

  那么,在共同富裕的新征程、接力赛中,地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应该如何做好示范跑?

嘉善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许少峰摄 摄

嘉善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许少峰 摄

  今年7月,记者跟随“共同富裕看浙里”中央媒体采访团走进浙江嘉善,探究当地如何通过产业互通、政务互通、资源共享等多种新形式,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让百姓共享“一体化”发展红利。

  产业互联构建新动能

  从产业集聚到协同创新,长三角一体化释放出的空间红利、制度红利、市场红利,正为嘉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长三角地区间的产业资源要素,也在此呈现出全新“密度”。

  减薄、切割、贴片、引线键合……机械臂精准抓取一片片微小的晶圆,依工序快速运转。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格科微电子(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科微”)车间内,封装一体机、晶圆测试机正在完成封装测试流程。

  总部在上海的格科微,是中国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2020年图像传感器芯片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一,产值36亿元(人民币,下同)。

  格科微总经理助理陆艰说,“选址嘉善,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协助公司融入长三角。”

  这,只是嘉善聚焦未来产业培育、推进长三角产业互联的一个缩影。眼下,越来越多的“格科微”,正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这片“试验田”里扎根、发芽。

  在嘉善,有个独特的“13579”现象:当地10%的人口在上海工作、学习、生活,30%以上的工业产品为上海配套,50%的农产品供应上海,70%的游客来自上海,90%的外资和县外内资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上海影响而进入。

  正如嘉善县长三角办主任吕鸣秋所言,“长三角一体化,正加速产业融合。”

  借助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优势,2020年,嘉善成功签约273个项目,总投资超1900亿元,其中超百亿项目3个、世界500强项目5个。今年1-5月,该县实现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60.74亿元,同比增长61.2%。

姚庄镇智慧健康屋内 嘉善县卫生健康局供图

姚庄镇智慧健康屋内 嘉善县卫生健康局供图

  政务互通加速资源共享

  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推进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发展,亦成嘉善深入实施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写照。

  “在家门口就能办完业务,真是高效、方便、快捷。”带上几份基础材料,嘉善居民李雪强在“跨省通办”综合受理服务窗口,只花了十几分钟就办理完了上海公司的注册手续。

  如果按照以往,他需要自驾去青浦,再加上办业务的时间,至少需要花费半天。

  2019年以来,嘉善聚焦示范区政务服务“一窗办”“网上办”“自助办”三大领域,聚力打破区域数据壁垒,通过整合三地政务服务资源,在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基础上探索示范区政务服务一体化发展。

  今年5月31日,示范区“跨省通办”窗口正式启用,通过三地签署全面授权委托协议,实现了1000多个事项跨省“同城化”服务。

  “目前,中心已梳理示范区统一标准通办事项97项,实现营业执照、结婚证、居住证、出生医学证明等8类电子证照的共享互认。”嘉善县政务数据办副主任杨渊说。

  眼下,有事来“跨省同办”窗口,正成为在嘉善旅居的长三角其他省份民众异地办事的新选择。

  对此,嘉兴市委常委、嘉善县委书记洪湖鹏表示,通过携手青浦、吴江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嘉善推进基础设施互联共建,聚焦规划管理、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等领域,推动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

  截至目前,该县跨界联合现场检查、跨省域中职统一招生、医保免备案刷卡结算等22项制度创新经验,已在国家层面得到推广。

  资源共享医院搬到家门口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