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利用“耕地中的大熊猫”?中科院集中科研力量要答案

2021
06-21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东北黑土区是全球四大黑土区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商品粮输出基地,被誉为国家粮食安全“稳压器”和“压舱石”。

  黑土还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如何保护好、利用好这一耕地中的“国宝”?一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备受关注。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研究员关义新在“梨树模式”试验基地介绍情况。 /p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研究员关义新在“梨树模式”试验基地介绍情况。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科学院在旗下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地理所)和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生态所)之前长期开展黑土地研究、总结凝炼出有效保护利用黑土地“梨树模式”“龙江模式”的基础上,又重点推出“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力促两大模式推广应用,并针对东北黑土区正由“生态功能区”向“生态脆弱区”演变的现状,进一步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

  中国黑土研究“前世今生”

  中国东北黑土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黑土区面积109万平方公里,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约2.78亿亩。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建于黑龙江海伦的中科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 /p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建于黑龙江海伦的中科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国东北黑土研究分类最初主要借鉴苏联土壤分类系统,从1926年在中国东北工作的俄罗斯土壤学者提出中国黑钙土名称开始,黑钙土名称就一直沿用至1953年。

  1953年,原中科院土壤研究所东北分所筹备处副主任宋达泉指导开展黑龙江省九三荣军农场和二龙山农场土壤调查,首次提出黑土不同于黑钙土。随后,在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中宋达泉首次提出并直接命名为“黑土”。

  1954年起,原中科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宋达泉、陈恩凤、曾昭顺等围绕东北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黑土成因与改良利用、盐渍土成因与改良利用开展系统工作,编著出版《中国东北土壤》。

  1964年,原中科院东北地理研究所刘哲明、郝凌云、王本琳开展黑龙江省嫩江地区等典型黑土分布区的农业区划,并编制黑龙江省嫩江地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样板图。

  1978年,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赵其国等指出黑土的肥力及演变分类。1980年,曾昭顺等对中国黑土农田生态系统的现状与调控途径进行研究。1990年,原中科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颜春起等指出,要树立黑土培肥地力的新观念。

  1992年,原中科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孟凯提出“黑土退化”和“防治黑土退化”概念,指出黑土退化表现在水土流失有机质含量下降养分平衡失调、土壤物理性状恶化、风蚀加剧和动植物区系减少等方面。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研究员、大安碱地生态实验站站长梁正伟介绍东北黑土盐碱地科技治理情况。 /p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研究员、大安碱地生态实验站站长梁正伟介绍东北黑土盐碱地科技治理情况。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2001年,中科院东北地理所杨学明、张晓平在东北提倡“保护性耕作”,在诸多保护黑土地措施中,保护性耕作最值得借鉴。当年起,两位专家在吉林德惠市建立黑土区第一个保护性耕作试验基地,并购进东北地区第一台免耕播种机。

  2007年起,张晓平、中科院沈阳生态所张旭东与吉林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合作,在梨树县建立保护性耕作研发基地,开始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2011年,张旭东与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关义新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共同创建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的“梨树模式”。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