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关于HPV疫苗接种的新闻被推送到手机上,马雯雯点开,认真读了两遍。新闻报道,HPV疫苗很快将被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这意味着下一代的适龄女孩将得到免费接种的机会。
“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政策的配套就跟上来了。”马雯雯2022年接种了HPV疫苗,那是国家药监局批准九价适龄上限从26岁扩展到45岁的第一年。HPV感染是宫颈癌的重要致病因素,疫苗接种在政策层面纳入规划,是社会对妇女健康的重视,也是对女性子宫养护诉求的回应。作为新一代的滋补品牌,官栈坚持以科学循证东方滋补品的价值,并始终关注女性健康、女性需求。近日,官栈联合中国妇女报社(全国妇联网络信息传播中心)和南方周末,共同发布了《女性健康养宫手册——2025女性子宫健康认知和行为调研报告 》(以下简称《手册》)。调研发现,当代女性养宫意识觉醒,对子宫系统的重视程度正在急速提升。

图说:《女性健康养宫手册——2025女性子宫健康认知和行为调研报告》
【觉醒中的养宫意识】

图说:月经是子宫健康“晴雨表”
《手册》显示,经期异常是子宫养护需求的核心触发点,72%的受访女性会因经期不规律或疼痛等问题而联想到需要养护子宫,进而考虑求医等需求,相对来看,18-35岁的年轻女性对月经信号更为敏感。
当然,对于很大一部分女性来说,子宫养护还有一个不可错过的“黄金时期”——坐月子。

图说:产后的妈妈正在照顾宝宝
刚生完宝宝两个月的高慧就是这样。她从孕期就已经想好,要利用月子期间“好好把子宫调养回最佳状态”。产前做功课时,她就看到许多新手妈妈发帖,讨论哪种子宫修复手段最有效。相比于母亲那代人对生理话题讳莫如深,今天的都市女性对子宫养护的关注显然更加公开化,这也令高慧感到,“养宫是个需求很大的健康问题,大家这样的意识正在觉醒”。
《手册》显示,当下受访女性中关注子宫健康的平均焦虑值为3.15(3为中等焦虑),其中3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呈现出更高的焦虑值。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她们对于子宫的健康养护意识正在觉醒。
但不能忽略的是,根据《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中国女性的HR-HPV粗感染率约为17.7%,女性的妇科病史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这为社会留下了重要的课题——子宫养护科普,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传统滋补与现代医学的交汇】
马雯雯今年刚过40岁,尽管已经接种疫苗,她仍然相当重视妇科检查。公司每年夏天安排一次全员体检,她从来都是赶在第一天就去参加,。
当下,人们的健康防范意识越来越强,《手册》数据显示,每年接受一次妇科检查的女性占比约55%,而已接种HPV疫苗的女性群体定期检查率则上升到60%。这也反映出,大多数女性将疫苗和检查看作现代医学的“组合拳”。

图说:妇科检查是初步评估子宫健康的重要方式
《手册》显示,都市女性对食补这一传统养生观念的认可度仍然很高,64%的受访者认为食补可以养宫,其中七成是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特别在香港地区,拥趸食补的女性高达86%。

*数据来源《女性健康养宫手册——2025女性子宫健康认知和行为调研报告》
毋庸置疑,这与地域文化传统息息相关。调研发现,尽管时代飞速发展,阿胶、燕窝、花胶等传统滋补品仍然占据养宫主流,尤其在香港和潮汕,女性对花胶的选择率大大高于内陆地区。
【纵贯一生的健康风向标】
子宫,从初潮之时开始,就在不断展示自己作为健康风向标的讯号。子宫健康纵贯女性的生命,而养宫是每个人生阶段都需要思考的命题。

图说:子宫健康纵贯女性的生命
事实上,食补几乎被人们看作最重要的养宫手段之一。《手册》反映出,在整个备孕、孕期及产后,都有高达七成以上女性会采用高蛋白、高钙、低盐结构的饮食,并增加水果蔬菜摄入。
《手册》显示,不同人生阶段的健康饮食,其结构也有差异。譬如产后女性要注重荤素搭配和营养滋补,而围绝经期女性就要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的摄入,预防骨质疏松。
而无论处在哪段人生周期,作为传统食补的花胶,始终是女性养宫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古代,人们就已发现花胶对女性“经-带-胎-产”各阶段具有独特优势,《本草纲目》中也早有记载。今天,花胶与子宫养护的关系又进一步得到现代科研的论证。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杜冰介绍:“花胶中最具特征的成分是胶原蛋白,尤其是深海鳕鱼胶、红鱼花胶等鱼胶品种中的6型胶原蛋白在参与子宫内膜生成、卵泡发育、子宫胚胎着床等阶段有重要作用。”
“相较于陆生动物来源的胶原蛋白(如猪脚、鸡爪等)或某些植物性胶原蛋白,深海鱼类的胶原蛋白与人体胶原蛋白具有更好的同源性,因此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

*数据来源《女性健康养宫手册——2025女性子宫健康认知和行为调研报告》
子宫养护不是当下某一刻的选择题,而是贯穿整个人生的重要议程。养宫,无论方式传统还是现代,都正在成为广大女性的关注焦点,对子宫的养护,是女性自我的责任,亦是医学和科学界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