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看病难”,用“良心医”点亮社区健康:优医佳诊所的坚守与突围

2025
11-21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doudou / 健康日报
A-
A+

初冬的成都,当三甲医院的儿科门诊排起长龙,家长们抱着孩子在拥挤的走廊里焦虑等待时,在喧嚣都市的某一处——优医佳诊所内,陈医生正在耐心地为一位患儿检查喉咙。这个场景,恰是当下中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缩影——大医院人满为患,还处于人口相传宣传模式的口碑式基层医疗机构却门可罗雀。然而,优医佳诊所却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发展道路,成为周边社区居民信赖的健康港湾。

2019年,陈医生在自家附近创办了优医佳诊所。谈及创业初衷,他坦言源于双重触动:一方面是看到社区周边缺乏优质诊所,居民看病不便;另一方面则是在其他诊所兼职时目睹的"难以启齿"的用药乱象。"有些诊所把成人药减剂量给儿童用,甚至将静脉制剂用于雾化,这对孩子是很大的伤害。"正是这份医者仁心,让他决心打造一家"自己心中理想的诊所"。

"当时我问自己,我的医疗技术能不能承担起一个诊所对一般疾病和突发情况的处理?结合在医院和其他诊所的经验,我觉得可以。和妻子商量后,一个多月就把诊所筹备起来了。"

创业初期的诊所空间狭小,设备简陋,但凭借专业的诊疗和真诚的服务,逐渐积累了一批忠实的患者。随着老患者增多,陈医生决定扩建诊所,"想把环境改善一下,服务做得更好一点。毕竟是服务行业,至少要让患者感到舒心。"

从全科到儿科特色:一次基于责任的专业转向

如今的优医佳诊所,儿科患者已占大部分。这一特色的形成,源于陈医生对儿童用药安全的深切关注。"我们开业时是这片区域的第一家诊所,当时新房刚交付,卫生站很少,小朋友生病看病很麻烦。"他发现很多诊所存在儿童用药不规范问题,加上自己的孩子刚出生,这份为人父母的同理心让他开始专注儿科领域。

陈医生专门进修学习儿科常见病诊疗,逐渐将诊所的药品结构调整为儿童药占比达一半。"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全,用药必须更加规范化。"他强调,"儿科用药很多要根据年龄和体重精确计算,剂量低了达不到效果,高了可能造成负担,有些负担短期内看不出来。"

“儿童用药规范一定要注意几点:严格按照年龄和体重计算剂量,优先选择儿童专用剂型和规格,避免使用成人药物减量替代,密切关注儿童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这种专业细致的态度,让优医佳诊所逐渐在家长中建立起口碑。"现在很多人以为我们是儿科诊所,其实我是全科医生。"陈医生笑着说,"我们成了一家以儿科为特色的全科诊所。"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发:一位基层医生的专业解读

访谈当天不到一小时,诊所就前后接诊了六七个感冒发烧的孩子。陈医生解释,秋冬季儿童感冒高发并非单一原因,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秋冬季节病毒更加活跃,气温适宜病毒存活和传播。同时天气变冷后,孩子的抵抗力会下降,这两个因素叠加导致发病率上升。"

普通感冒与流感的科学区分

陈医生特别强调要区分普通感冒和流感:"流感是由特定的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可能会发热,但不会高热不退;而流感如果不用抗流感药或免疫力特别低,可能出现高热不退,用了退烧药效果也不好。"

他建议家长使用流感检测试剂卡进行初步判断,"现在药房和诊所都有卖,准确率能达到90%以上。如果确实是流感,越早用药效果越好。"

针对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预防,陈医生给出了几点实用建议: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流感患者接触,及时接种流感疫苗,保持室内通风,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

破除误区:关于感冒治疗的科学认知

在日常诊疗中,陈医生发现很多家长对感冒治疗存在误区。他特别纠正了以下几种常见错误做法:

误区一:感冒就用抗生素

"感冒大多由病毒引起,而抗生素是杀细菌的,对病毒无效。"陈医生解释,"只有合并细菌感染时才需要用抗生素,比如出现口吐黄痰、浓鼻涕、严重咽喉红肿或扁桃体化脓等症状。"

误区二:发热就捂汗

"发热过程有体温上升期、持续期和下降期。体温上升期孩子可能寒战,适当盖被子减缓不适是合理的;但体温持续期或下降期还捂汗,会导致热散不出来,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

误区三:过度检查和治疗

陈医生不提倡一感冒就做过多检查,"要根据临床表现判断,避免不必要的检查。抗生素使用也需规范,足量足疗程,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

"不是越高级的抗生素越好。比如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用二代头孢就够了。药越用越高档,到最后普通药都没效了,那怎么办?"

团队协作:基层诊所的生存之道

在繁忙的诊所日常中,陈医生最引以为豪的是团队的默契配合。"我负责看病,其他事情都不用操心。"他感激地说,"药品采购、配药发药这些工作,店里的员工都很给力。特别是我老婆,诊所运营和各种检查准备,都是她在负责。"

这种分工协作让陈医生能够专注于诊疗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更用心地看病。"他还强调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医学知识不断更新,我们要边看边学,才能做到用药精准。"

对于诊所的未来,陈医生有着清晰的规划:"按部就班,贯彻我们的宗旨——做良心医,让患者用上放心的药,提供贴心的服务。这就够了。"

基层诊所的价值:分级诊疗体系的重要一环

在当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背景下,优医佳诊所的成功实践展现了基层医疗机构的重要价值。当三甲医院面临“排队3小时,看病3分钟”的困境时,像优医佳这样的社区诊所为居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很多常见病在基层就能解决,不用都挤到大医院。我们能为患者节省时间和精力,也缓解了大医院的压力。很多老患者搬到外地了,还会通过微信咨询用药问题。这种信任让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谈及对患者的感谢,陈医生真诚地说:"千言万语,感谢患者和家属的信赖。我们会继续努力,把服务做得更好。"

在城市医疗资源紧张的背景下,优医佳诊所用专业和良心,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温暖、可靠的健康港湾。他们不仅是疾病的治疗者,更是健康的守护者,用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关键词: